.jpg)
油价 创近两周最大跌幅,美油一度跌逾6%,创3月25日以来新低至57.63美元/桶,因为欧洲经济重新开放的不断 推迟和近在眼前的 伊朗 石油 出口打击了全球库存迅速减少的希望。
如果全球Covid-19感染继续增加,英国可能推迟到5月17日之后再放开 全球旅行,意大利也延长了旅行限制,给石油消费的复苏带来了进一步的压力。
同时,伊朗、 美国和2015年核协议的其他 签署国定于周二在维也纳开会,讨论恢复该协议,为取消伊朗石油出口 制裁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
但伊朗表示会谈不会成功,除非经过谈判之后能够全面且有保证地撤销美国的制裁。
ActionEconomics在一份报告中称,美元指数跌破90,这是自2月25日以来首次,这似乎推动一些投资者回补美元 空头头寸,因为其他主要 货币随后回落。
欧元兑美元盘中 触及两个半月 高位,尾 盘升0.16%,报1.21 48美元。
包括加元和澳元等资源型货币周二 整固涨势,因 大宗商品价格上扬 提振了它们的吸引力。
加元触及三年半高位,尾盘 上涨0.08%,报1.209加元。
CambridgeGlobalPayments的Schamotta表示,经济表现相当强劲,这支撑了加拿大央行将在美联储之前加息的预期。
上周五的美国就业数据帮助巩固了两种货币之间的利差,所以加元得到提振,但到目前为止最大的 影响因素是基本金属 价格上涨。
【证券时报评论:供需两端仍未步入常态,价格上涨周期 拉长】近日,大宗商品又迎来一波大涨,从当前走势来看,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还将持续,中下游企业还要面临逐渐延长的上涨周期。
目前来看,大宗商品需求端的扩张还未停息。
美国财政刺激引发的全球流动性持续泛滥以及出口需求持续 堆升,企业补库存意愿仍然强劲。
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市场对全球经济向好的预期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有放大效应。
供给端的收缩也在不断进行。
本轮国际大宗商品上涨周期 或将延长,由于疫情反复导致的全球 经济复苏周期被拉长,大宗商品供给端的不断恢复叠加有限的新增产能扩张幅度,或将导致上涨周期也随之拉长。